短宣是什么?--王宝星牧师

现代交通方便,短宣有很短的十天行程,也有几个月到三年不等的。短宣是什么?是去宣教工场与宣教士配搭,参与初步的宣教事工,包括:

1. 参与宣教事工:作福音预工,如步行祷告,探访当地人,建立友谊;协助宣教士工作,如带领聚会和营会;直接个人谈道传福音。

2. 亲身体验和学习:体验宣教士的生活,工作和困难;工场的文化;具体认识工场的民族风俗和需要;认识自己灵命的有限,物质的丰富;扩大眼光等。短宣不是圣化的观光,但行程中会包括观光,以便认识工场的环境,历史与文化等。

3. 改变生命和事奉态度:大部分短宣者不会在海外长期宣教,但短宣后愿意在本地努力传福音;回来后过节俭的生活,不再浪费与挥霍;乐意奉献宣教;较容易为自己拥有的感恩。

4. 短宣者成为后方宣教推广者: 回来后积极为宣教祷告,奉献,把短宣所领受的异象与教会分享,带动堂会宣教事工,鼓励别人参与宣教事工等。

5. 预备和栽培长期宣教士: 按统计,参加短宣一次的,有25% 的人成为宣教士。参加2次短宣的有50%的人会成为宣教士。本会多位宣教士就是在短宣时确定蒙召作长宣的。今年约有30队的短宣队从各教区和堂会出去,我们祷告每一对都会有一人成为宣教士。

短宣成败在于有没有在短宣前好好训练和短宣后好好检讨反思。为了减少不正确的短宣态度,教会主办单位要列明参加资格。短宣者要自费一部分经费。但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弟兄姐妹完全自费,教会可帮助低收入但有宣教心志的人多付一些。在报名时要筛选,不要来者不拒。同时要牧者推荐。加上经过严格训练,让短宣队员清楚目的。短宣完结时要检讨反思,让短宣者沉淀短宣经历,以致得造就。即便有漏网之鱼,去时动机不良,去后改变了,也是好事。

短宣队回来后,分享的重点当包括工场政治背景(简要),当地民族信仰,文化和生活情况,宣教士的工作,工场的需要,教会可参与的事工,队员学习的属灵功课等。切忌以批判性的言语批评当地人和环境,反而要以积极的观点,挑战和鼓励教会参与宣教事工,避免给人单单是旅游玩乐的印象。

话说回来,短宣者因对工场人生地不熟,也不甚了解当地文化风俗,又不谙当地语言,对工场具体贡献不大。即便传了福音,对方决志祷告了,但没有跟进栽培,实效也不大。按正常情况,认真的短宣者是自身学习及得着多过奉献给工场的。所以短宣者只能当短宣为一个宝贵的属灵经历,或是一次生命里的丰收。千万不要以为去过短宣就比别人属灵或高超。以一本书来比喻全面的宣教工作来说,去短宣只是看到书皮而已,距离读完整本书并掌握其意思还差得远呢!

短宣后又如何?短宣后的热情很快会冷却,别人也不会常常提醒你曾经去过短宣。宣教部曾经办过教区性的短宣者激励会,最重要的是短宣者在短宣后要自我跟进,延续宣教事奉。自已要继续留心世界的情况与宣教的需要,参加宣教课程和聚会吸收最新的宣教知识;不要忘记宣教工场的需要,要固定代祷,尽力奉献,寻求神是否要作长宣;分享鼓励别人参与宣教;关心与接待宣教士;积极在本地转福音,和在教会服侍。

0 评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