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You Happy?



































































画中有话(14)


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

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
别忘了用心体会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人生乏味的时候
别忘了培养幽默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体力日差的时候
别忘了运动健身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工作疲惫的时候
别忘了认真休息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孤傲狂放的时候
别忘了感恩惜福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
别忘了为人谦和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钱不够用的时候
别忘了投资理财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工作低迷的时候
别忘了激励自己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忽略家人的时候
别忘了爱与关怀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
比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
别忘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忙于工作的时候
别忘了安排休闲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目中无人的时候
别忘了不断学习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慌张失措的时候
别忘了提前准备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推诿责任的时候
别忘了勇于承担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肠枯思竭的时候
别忘了转变思路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丧气失意的时候
别忘了检讨改进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畏惧调职的时候
别忘了提升自己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业绩消褪的时候
别忘了积极行动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沟通障碍的时候
别忘了真诚倾听是一种习惯

小组是我第二个家-黄柯铭-

感谢神,让我在三年前能够来到沙巴大学学府深造。藉着在这里求学的契机,我也接触并参与了沙巴卫理公会主恩堂大专小组。小组这个名词对我来说相当陌生,因为过往在家乡的母堂是来自团契的背景,因此抱着许多的好奇与期待来到了这个风下之乡。

在这3年里头,我透过小组学习了许多功课,特别是小组的4W模式(Welcoming, Worship, Word, Work),让我有机会尝试不同岗位的服事。此外,学长学姐们也非常照顾我们这些菜鸟,每每煮了许多的爱心糖水来招呼我们,当我们有需要时也乐意给与帮助。记得有一次我打球扭伤了脚,组长还特地带我到大老远去“包脚”,令我深受感动。这从中让我学习到如何将基督的爱化为实际的行动,去关怀其他的同工及组员们,让信仰有一个落实的地方。不单如此,透过小组里的分享及提醒,也让我在属灵的灵程上有了更大的跃升,时常提醒自己要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在小组里,我们就像一个小家庭,学习彼此守望,彼此扶持,彼此关心,彼此倾诉,一起哭泣,一起欢笑,也一起做了好多疯狂的事。。。当然还有少不了小组的联谊及外出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去小岛及其他景点尽情游玩及尝鲜,也藉此增进主里的情谊。

对我来说,小组就是我在沙巴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我经历了许多过去所未曾经历的,也写下了人生旅程中许多美好的回忆。还有剩余一年的大学生涯,我会好好珍惜为它上色,让我的青春不留白。各位即将来到这里的学弟妹们,你们准备好要搭上这趟幸福的列车了吗?

宋尚节

宋尚节于1901年9月27日出生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凤迹村的一个牧师之家。由于基督教于十九世纪中叶即传入莆田,宋尚节之父宋学连成为最早接受基督信仰的信徒,并于16岁时得入福州神道学校接受神学教育,毕业后回家乡传道,此后担任美以美会的牧师达44年之久。宋学连25岁时娶亲,新娘为其父辈指腹为婚所定,原来自于一个笃信佛教的家庭,婚后在宋学连的引导下接受福音,受洗归入基督的名下。夫妇二人共养育孩子十一人,七男四女,但其中一兄一妹早年夭折。宋尚节排行第六,乳名主恩。宋学连是位信仰虔诚,为人正直的牧师,虽作为一个传道人,收入菲薄,但与妻子省吃俭用,除日常生活所需外,结余下来的钱都用来买书,久而久之,家中藏书颇丰,故宋尚节自幼即随父读书成习。

在信仰方面,宋尚节也受父亲影响极大。忆及此,宋尚节曾说:"感谢主赐给我这位爱我教我喂我灵粮的父亲,不然怎有今日之我?......我虽是黑暗,却有光明的父亲照耀在我足前"。

宋尚节六岁时,全家由凤迹村迁往兴化居住,父亲宋老牧师出任兴化福音书院的副院长。每逢主日,小尚节都参加教会的主日学,信仰的种子由此播撒在他的心田。1909年,兴化教会举办大型奋兴布道会,盛况空前,给宋尚节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其日后布道生涯中,他常常提起那次布道大会,并以之为自己的动力和楷模。这次大会给宋学连牧师主持的美以美会兴化教堂带来了大复兴,历数年而不衰。会众由数百人一下子猛增到二、三千人,以致教堂容纳不下而不得不每主日分三次进行崇拜。宋尚节年少时就已充任临时执事的角色,为父亲分担些教会事务。1913年,宋尚节进入美以美会所办中学读书,在学期间,他也经常跟随父亲到乡村去布道或售卖圣书和福音单张。有时父亲因生病或外出时,他还要代父亲主领聚会或讲道,颇受信徒欢迎,因此博得"小牧师"和"小圣"之称。

由于父亲收入有限,子女多,故生活拮据,以致宋尚节读中学时,仍身着短衫,赤足上学。但他聪颖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四年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高中毕业。为能够体面地上台领取文凭和奖品,他父母才节衣缩食,为他做了件长衫,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穿上长衫。

高中毕业后,宋尚节原本希望升入在南京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就读,但因政局动荡,学潮不断,难以潜心于学问,于是萌发去国外读书的念头。但却因经济上的缘故而遭到父亲的反对。后经美籍传教士鼎力相助,为其申请到美国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及其免学费的奖学金;又得父亲朋友资助旅费,宋尚节终于如愿以偿,于1919年2月经上海启航,赴美留学。

宋尚节在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主修化学,一边刻苦攻读,一边打工赚取学费,十分勤奋。1923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学士学位。接着,他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终于在1926年获得博士学位。

宋尚节的学识与干才受到其所在学校一位教授的赏识,有意推荐他赴德国继续深造;同时中国国内的一所医科大学亦欲聘请他为教授。正当他为前途面临选择之时,圣经中的一句话:"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又有什么益处呢?"清楚地进入他的内心。次日,又有一位牧师来访,见面后就对他说:"你并不像一个科学家,你倒像一个传道人",并勉励他去读神学。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他打消了赴德国求学和回国任教的念头,而决定去读神学。在那位牧师的帮助下,宋尚节于1926年9月进入纽约协和神学院学习。

入学后不久,他即发现该神学院所传授之神学课程与其信仰格格不入,这使他焦虑不安。1927年2月10日夜晚,宋尚节经历了属灵生命的更新,在其《我的见证》一书中,他称"那晚上是我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我的灵性的生日"。自那日起,宋尚节的性情发生很大的变化,逢人就传福音,见证神在他身上所行之奇事。他时而高歌,时而低吟,时而欢乐感恩,时而流泪感叹。这些行为被人看为怪异,学校当局以为他患了精神病,遂强行将他送进疯人院。他共计在疯人院里度过193天,这段日子对他的个性与脾气确实是个极大的试炼。但也就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他把圣经读过四十遍,获益良深。后经好友力保,以及中国领馆人员的交涉,他才得释放。获释后,他先在辛辛那提小住一个月,然后经西雅图搭船回国。途中,他做出惊世骇俗之举:将其所拥有的学位证书及荣誉奖章等,皆抛入海中,以示其决意效法使徒保罗,轻看世界名利地位,献身传道的决心。

1927年11月,宋尚节抵达上海,旋即返抵故乡兴化。初始时,他一面在教会学校教书,一面传道。1928年,他辞去教学工作,开始全职传道生涯。同年,他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余锦华女士结婚。因其长年奔波于各地传道,故婚后二人聚少离多。

在1928-30年间,宋尚节外出传道的脚踪由近及远,先是在附近沿海一带的城镇乡村,再扩展至厦门、漳州和泉州等地,足迹遍及闽南、闽北及近海岛屿,声名远播。
1930年冬,宋尚节被教会差往北方考察平民教育运动。他先赴湖州参加华东基督化家庭大会,期间,经广学会西籍女传教士梅立德夫人(Mrs. F. R. Milican)的发现与推荐,他受邀在大会上演讲。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湖州各教会、学校和医院等纷至沓来,邀他前去布道,由此打开了宋尚节远赴各地巡回布道之门。湖州之后,宋尚节继续北上,先后到杭州、上海、南京、北京、保定等地访问,最后到达河北定县,拜访了著名平民教育运动领袖晏阳初。虽然他对晏阳初的工作十分敬佩,但他却认为此等运动并非乡村教会之必需。归途中经上海时,宋尚节又应邀到各教会讲道,他还特意拜访了石美玉和胡遵理所创立的伯特利教会。此时的宋尚节在讲道内容上,已不再是风行一时的社会福音,而是紧紧扣住"十字架"、"重生"和"耶稣宝血"等基本要道。宋尚节的布道恩赐与风格深得伯特利布道团的赞赏,彼此甚为相契相通,这些为他们日后的同工合作奠定了基础。

宋尚节回兴化后不久,即应邀到江西南昌、九江等地主领奋兴会。自那时起,他的讲道锋芒所向直斥人的痛处----罪。凡前来听他布道之人,无论教牧人员,还是普通会众,无不为其所感,认罪悔改者不计其数。宋尚节的声名也随之远播。

1931年5月,宋尚节应邀参加伯特利布道团。该团共由五人组成,其他四位是计志文、李道荣、林景康和聂子英,计志文任团长。他们巡游全国各地,举行奋兴布道会。时常在一天当中有三、四场布道或查经聚会,他们按着各自的恩赐,分工合作,配搭事奉,通常由计志文和宋尚节担任讲员,主领聚会,其他三人带领唱诗或充当翻译。在差不多三年时间里,他们的足迹遍及东北三省、西南各省、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北、北京、天津等十三个省区,一百多个城镇,行程约五万多哩,带领十万人归主。

1934年,宋尚节离开伯特利布道团后,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布道家,先后到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广东和福建等地布道,所到之处,点燃属灵奋兴之火,归信基督者甚众,其影响远播海内外。

从1935--1940年期间,宋尚节马不停蹄,海内海外四处奔波布道。1935年,应南洋华侨教会之邀请,前往菲律宾、新加坡、马六甲、槟榔屿、和苏门答腊等地主领奋兴聚会。1936年,他应邀赴台湾,在台北、台中和台南等地布道。在他人生最后几年里,他跑遍中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先后到厦门、汕头、兴化、南京、太原、温州、西安、信阳和上海等地;他的足迹也踏遍东南亚,如缅甸、马来半岛、沙捞越、越南、泰国和印尼诸国,向各地华人华侨布道,为各地教会带来极大的奋兴,可谓果实累累,且效果长存,经久不衰。至今在老一辈中间,尚有多人声称他们是宋尚节当年所结的果子;甚至许多老牧师和教会领袖是因当年宋尚节的奋兴激励,奉献自己的一生给基督。

宋尚节被人称为"一根蜡烛两头点"的人。他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工作、布道起来又很拼命,从不顾惜自己,久而久之他的精神和体力严重透支。1940年,他终于旧病复发,卧床不起,终于1944年8月17日在北京德国医院安息。王明道先生为他主持了追思礼拜和葬礼,赞其为"诚实正直,毫无虚伪"的一代属灵伟人。逝世后,他被安葬在北京香山。

http://www.bdcconline.net/zh-hans/stories/by-person/s/song-shangjie.php

有一种幸福叫做信任

有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入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的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走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海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走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的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 “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 “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 船长大喝一声: “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起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 “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 “我知道你会来就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你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 “扑通” 一声跪在黑人内孩子面前,泪流满面: “ 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请将痛苦沉到杯底

麦克失恋了,他的心情遭透了.为了排解心中的苦恼,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

牧师听完麦克的诉说,把他带到一个古旧的小屋,屋里唯一的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说: “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担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为什么吗?”

麦克认真思索,忽然他跳起来说: “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在杯子底了.”

是啊,生活中烦心的事儿有许多,就看你如何正确对待它.落榜,失业,疾病等这些平常的不幸,更多的人是在经历痛楚之后,选择忘掉它,继续平静地生活.因为再残酷的战争,再大的灾难……终不能阻止生命前行的步伐.

面对不幸,我们不妨学学那只水杯,把痛苦沉淀在杯底.如果你无休止地震荡着那些痛苦的往事,就会使 “整杯水”都不得安宁,浑浊一片,你也就失去了人生所有的快乐.而如果你愿意慢慢的,冷静的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用理智,智慧的头脑去反省它们,那样,你的心灵就会清澄如溪,你的生命就会从“往事”的悲苦中解脱出来,你就会让自己更快乐而又充满价值地活着.

Building your house

An elderly carpenter was ready to retire. He told his employer-contractor of his plans to leave the house-building business to live a more leisurely life with his wife and enjoy his extended family. He would miss the paycheck each week, but he wanted to retire. They could get by.
The contractor was sorry to see his good worker go and asked if he could build just one more house as a personal favor. The carpenter said yes, but over time it was easy to see that his heart was not in his work. He resorted to shoddy workmanship and used inferior materials. It was an unfortunate way to end a dedicated career.


When the carpenter finished his work, his employer came to inspect the house. Then he handed the front-door key to the carpenter and said, “This is your house……my gift to you.”


The carpenter was shocked!


What a shame! If he had only known he was building his own house, he would have done it all so differently.


So it is with us. We build our lives, a day at a time, often putting less than our best into the building. Then, with a shock, we realize we have to live in the house we have built. If we could do it over, we would do it much differently.


But, you cannot go back. You are the carpenter, and ever day you hammer a nail, place a board, or erect a wall. Someone once said, “Life is a do-it-yourself project.” Your attitude, and the choices you make today, help build the “house” you will live in tomorrow. Therefore, Build wisely!


The Biggest Little Words















































































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难道神不会为昼夜呼吁他的选民伸冤吗?难道神会耽误他们吗?我告诉你们,他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路十八7~8)

欣赏《信仰反思漫画》
人生有太多的事情可令人灰心,所欲不得,所不欲则偏偏得了。即使基督徒常强调借着祷告将万事交托给主,而且偶尔也确实经历神其妙的答应,但大多数时候却好像对着墙壁说话,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我们该怎么持续下去呢?耶稣借着《不义的法官》的比喻劝勉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不可灰心,因为盼望永远在。
比喻中的法官“不惧怕神,也不尊敬人”(2节),这不单是别人对他的评语,连法官自己也这么承认(4节)。这两个特点显示他完全失责,也完全不适合担任这个职位。城里有这样一个法官实在是一大不幸,相信许多人因为他的无为而承受极大的痛苦和冤屈,社会充满各种不公。这个法官或许心想,这样不必负责任又享有高地位和利益的职业,日子最好不过了,没想到……至终还是遇到了麻烦,以致不得不去做一件自己很不想做的好事。

把他冷漠刚硬的心打败的是一个寡妇。寡妇在当时是无依无靠的象征,她没有好处可以贿赂法官,也没有管道可利用其它势力来向法官施压,但是她似乎坚信世界上绝对有正义,而自己所受的苦是一种冤屈。寡妇用以说服法官的绝招是“死缠烂打”,坚持不懈地情愿,直至法官也拿她没有办法。可以想象,寡妇常常到法官办公的地方来见他,但法官总是拒绝办案,甚至命令下属把寡妇拉出外头,可是寡妇并没有轻易放弃。那不义法官在家时,她在门外守候,法官出门时看见她就站在门口,一有机会她就向法官唠叨个不停。法官坚持不理她,可是从外头回来时又看见她还在那里。夜深宁静的时候,外头传来凄凉的哀哭声,往外头一看,还是那个寡妇跪在地上,喊着:“冤枉呀!冤枉呀!”这个哭喊声让法官感到心神不定,做什么事都不能专心,晚上睡觉还得用耳塞。第二天起身一拉开窗帘,第一眼见到的又是那个寡妇,法官只好又即刻拉上窗帘。就这样天复一天,不管晴天或雨天,白天或黑夜,吃饭或休息,这个寡妇从未放弃。法官不想再见到这个寡妇,可是用尽一切方法都不能打发她走。法官感到若不处理就永无宁日,几乎快要疯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心想:“我虽然不惧怕神,也不尊敬人,只是因为这寡妇常常来麻烦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不断地来缠扰我。”

连一个毫无人情味的法官都会为了避免受搅扰而行一点他该做的事,何况是神呢?神和这不义的法官之间除了有权力主持公道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得共同点:法官不惧怕神,而神就是他该惧怕的那位;法官不尊重人,神却爱是人到底;法官很怕麻烦,神却是大能的神,没有事情对他太麻烦。在这种比较之下,耶稣带出了几个反思的问题:“难道神不会为昼夜呼吁他的选民伸冤吗?难道神会耽误他们吗?我告诉你们,他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神一定会伸冤;第二个问题耶稣已经把答案告诉我们,他决不会耽搁,必快快地行动。这就是神给我们的保证!

但是,为什么我们常看不见神在应允我们的恳求呢?我想这就是耶稣讲这个比喻的原因——不要以为自己看不见就等于神没有关注我们的需要,神做事远远超乎想象,其实神每一次都在聆听着我们,所以我们持续祷告下去才有意义。事实上,一件事情的应验可以很多方法,不一定是照我们所想象的。以下笑话可以帮组我们理解。话说有两个同是六十岁的老夫老妻正庆祝结婚周年纪念,忽然有天使向他们显现,恭贺他们恩爱多年,并答应给他们一人一个许愿的机会,无论是什么都会为他们实现。
老婆婆说:“我从小就梦想自己能环游世界。”

天使说:“没问题!”叮!的一声,老婆婆手马上出现了一张环游世界的机票。
坐在一旁的老先生感到难以置信,心里随即起了贪念。想了一会儿,他说:“我要一个比我年轻三十岁的太太。”
天使说:“好!”
叮!的一声,六十岁的老先生马上变成了九十岁。

我们的神当然不会用这种方法应允祷告,但这笑话至少指出一个道理:同一结果可以有多过一种实现方式。所以,不要总是期待事情完全照我们的方法进行。真正的祷告,就是透过不断与神亲近来开阔我们的视野,放下自己作主的欲望,使我们更期待神用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画中有话(13)


参加小组和事奉心得

Gary 033小组
回想初次来到沙巴,个性还是相当刚强,尽管身边的朋友都已是大专小组的成员了,但我却蹉跎了一个学期才参加小组。在这之前,我认为小组只不过是一个吃喝玩乐的聚会,参加与否不是很重要,但在我参加之后就完全改观了。小组的四个W (Welcome, worship, word, work)让我改观,小组成员们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不像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勾心斗角。就这样过了我大学生涯的第二学期。在我大学生涯的第三学期,小组的组长同工们认为我可以晋升同工了。这也表示我必须参与小组的策划,方向甚至在整个小组运行上与组长同工们配搭。我也在组长同工们的鼓励下参与了大专的服侍,握起了驾驶盘,加入了载送大专生的交通组。这份服侍没有想象中的轻松但也给我操练忍耐和待人处事的机会。
这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若不是背后握有大能的掌权者,岂能成就这一切。上帝的安排真是奇妙,让几乎与教会绝缘的我来到沙巴,走进教会还参加了小组。上帝的恩典是一直都在,只是我们的眼睛都被利益蒙蔽,放弃了上好的福分。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的一个决定很可能就是你的一生了。

林思聪013小组
感谢神的带领, 让我有幸加入主恩堂这个大家庭。参与小组已有三年的时间,从组员成为见习组长经历了小组不少的变化,当中有苦有乐。感谢同工们一路以来的支持让小组能有持续走下去的动力。当然服事小组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如:组员对于小组缺乏委身感,无法安排适合的聚会时间及地点等等,但我知道神是信实的,怜悯的,因为上帝必供应我们所需的。今年的新春拜访,我收到了毕业生的十一奉献及小组奉献,我心里感到很窝心。因为他们不在沙巴工作,也不参与小组了,但他们还顾念我们的需要并愿意将这钱奉献成为小组的基金。我深深的被他们的爱心所感动并立志要为小组付出更多并学习他们的榜样。
下个学期会有新生的加入,期盼当时会有更多的大专生加入小组,成为主恩之家的一份子。在此我感谢牧师,传道,导师,行政组及同工的坚持才能让小组一步一脚印地走下去。我也很感恩能成为大专小组的一份子因为它让我有机会学习如何爱人,并警惕我时刻不忘记传福音的使命。我希望下个学期小组可以更加的成长,大家都能更加委身予小组事工。最后,愿神祝福主恩之家的弟兄姐妹,事奉更有能力,及把福音广传,为主做美好的见证。

余秋婷009小组
大家在主里平安。我是009小组的秋婷。不知不觉在小组已服侍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看见有同工们毕业也有看见新组员的加入。在小组里,我学习了很多。在大学第一年时,由书爱带领小组。她坚持的榜样值得我去学习。她先是给了我很多机会去学习如何带领1w,2w和4w。当是每个同工们都给予我很大的鼓励。虽然他们都毕业了,但他们带领小组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到了第二年时,由文崧带领小组。我尝试带3w。第一次带领时,我感觉很害怕。但是同工们都很努力与我一起配搭。每位同工们都分享他们的见证。也很感谢主,给了009小组两位新生。虽然其中一位是非信徒,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带领他认识这位的救主。

在带领小组时虽然遇到很多挫折,但上帝都聆听我的祷告。因为我相信我并不是孤军作战的带领小组。上帝必差派更多的同工与我一起带领小组。最后,希望009小组能继续坚持努力,朝分化目标前进,因为坚持是最美的路。

生命的蜕变~小鱼~

2006 年注定我与沙巴系上了不解之缘,被政府派到沙巴大学就读四年的教育系课程。当时我独自扛起四个大行李踏入大学的那一刻开始就觉得很无助,那时候的我又很懵懂,就这样傻傻地开始我漫长的四年大学生涯。很幸运地我遇到了同乡的学姐,她邀请我加入卫理公会主恩堂并参与她的小组。那时候真的蛮担心的,因为不晓得什么是细胞小组,也不懂自己是否能适应小组的生活方式。每逢周六时针指向六点钟时, 我的心就会忐忑不安。因为每一次去到小组,面对学长学姐时都有一股莫名的压力,尤其是到分享阶段。将近十对眼睛看着我,我的舌头就会不听使唤地打结了起来。但值得感恩的是我渐渐找到归属感,小组就像是我第二个家,主内弟兄姐妹互相扶持、分享、代祷、装备。很感恩上帝赐给我一群对我呵护有加的学长学姐。

不久,我升上supporter的岗位并开始学习参与小组及教会事奉。这段期间我学习了很多包括如何布道、灵修、祷告、带领1w(破冰)、2w(唱诗)等。虽然服侍当中渗满了酸甜苦辣,但我很享受在小组服侍的过程。“酸”在于服侍的当儿所面临的压力,偶尔让我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甜”在于我和组员之间一同服侍的美好回忆;“苦”在于小组事工及学业之间难免很难达到平衡点;“辣”在于传福音时遇到许许多多难以应对又刺辣辣的问题。背起supporter的身份已有两年了,但我还是觉得自己还没装备好自己的属灵生命,再加上我对圣经的话语懂得不多,又没有好的口才传讲上帝的道;深怕组员听了会一头雾水,因而抗拒在小组里带3w(神的话)和4w(神的工)。进入大学第六个学期时我才开始说服自己学习带领3w及4w的工作。就这样我就以supporter的身份慢慢挑起组长份内的工直到进入大学的第四年。很感恩上帝安排了一群的学弟学妹,因着他们对信仰的坚持使我们的小组成功分化,也因着他们的鼓励,我担任了小组组长。组长这个岗位对我而言的确实有压力,因为在很多方面我还处于学习的状态,深怕自己没有能力带领小组、害怕无法和同工们同心事奉、担心与同工们达不到共识,种种的忧虑与不安不得不让我开始有临阵退缩的意念。我挣扎了一段时间,最终我选择了顺服。

相信大家上美术课时都有用过“调色盘” 吧!上帝也有祂的调色盘,但祂的调色盘往往让人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两种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浓度调在一起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色调,就有不一样的效果。同样的,每一位同工各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恩赐,不同的能力,上帝安排我与截然不同的同工们在同一个小组里共处及配搭,正要藉着我们同心合一去完成祂的心愿那就是带领更多的大专生来认识这位独一无二的真神!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对信仰的那份决心与信心就像作者施以诺先生所体会到的生活公式——— 幸福=(信心)的N次方。当时我就凭着对上帝有N次方的信心,扛起组长的身份与同工一起带领小组。我很感恩,在服侍的当儿有同工和组员的扶持、支持与爱心,让我坚持到最后。如今,我所得着的幸福并不只是与同工们一同服侍的快乐时光,而是更丰盛的生命并在往后的日子继续为主做盐发光。庆幸的是,我也从中领悟到压力是每一位组长都会面临的问题而不是我一个人有的。之前,我常认为小组组长会过着非一般,超多压力的生活,但自从当上组长后我改观了;压力的大小乃在于我们对上帝的信心有多大。压力和信心是成反比的,对主的信心越大,相对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小甚至是微不足道。回头想想,我何须杞人忧天呢?上帝岂不已应许我们 [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他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太17:20]。

曾经有一位朋友对我说“身处一个大染缸,难免会沾到其他颜色”。这句话所指的意义是当我们身处在这花花世界里,难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偏离主。很感恩,离乡背井来到沙巴的我并没有离弃我的信仰,反而与主更加亲近。上帝已为我们每一个人预备了一份生命蓝图,虽然我不是最完美的,但祂看重并使用我的一生让我在不完美中学习倚靠祂而彰显出更丰盛的生命。我已踏出我的脚步紧紧跟随主,那你呢。。。。。

吸引我更近~盲女诗人芬妮传奇~

一八二零年三月的某一天,在美国纽约贫瘠的蒲楠郡,一户农家满怀喜悦的诞生了一个女婴,名叫克罗斯比芬妮。但是很不幸的,芬妮在出生后几週,即因染病而永远失去了视力。甚至于同年十一月,芬妮的父亲也因受风寒后一病不起,撇下妻女瘁然离世。

祖母与褓母都教导她唱诗
襁褓中失明的芬妮,从此必须靠母亲养活;母亲为了工作,不得不把芬妮托育给祖母友尼基照顾。友尼基是个非常慈祥善良的老人,虽然芬妮看不见,但是她会描述晨曦、星光、晚霞、云彩给芬妮听,让她用无限的想像感受上帝创造的世界多美好;她也教导芬妮触摸动物、植物,感受生命脉动的喜悦;她还读圣经给小芬妮听,告诉小芬妮如何将自己的心情向上帝倾诉。
之后,芬妮的母亲为了维持生计,离家到北撒冷工作,并带着小芬妮同去,又把芬妮交给了房东照顾,而这位女房东也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对芬妮满怀同情,关怀备至,教导唱诗,使小芬妮不到十岁就能熟背各样有名诗集。

年轻盲女才华显赫却不满足
芬妮十四岁时,成为纽约盲人学校的学生,并且很快就能掌握各样专精课程。还不到二十岁,她就成为全校最杰出的学生,擅于演奏钢琴、风琴,并成为全美最着名的竖琴手,毕业后也立刻被学校聘为教师。此时,校长仍然继续指导训练芬妮,默记长诗以及临场作诗的能力。所以,二十一岁时,芬妮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且立刻声名大噪,杰出的才华受到达官政要的重视;这使她虽然残障,却凭着过人的天赋与毅力,年纪轻轻就攀登了人生的高峰。
然而,才华洋溢声名显赫的芬妮,其实并不满足。一直到有一天,她听到了华滋以撒的名诗「我每静念那十字架」,她才蓦然发现自己过去所写的诗作,其实也不怎麽稀奇。这时,她从心裡深处向上帝呼求:「主,我要把自己献给你!」一时间,她灵感泉涌,写了这首诗歌:「主,我是属你,我听你宣告,知你爱我的无匹;但我是渴望能因信升高,能以和你更亲密。吸引我近,更近,亲爱主,直至你流血身边;吸引我近,更近,更近,亲爱主,直至你同在中间。」

惨遭丧女之痛
三十一岁那年,芬妮正式受浸成为一个基督徒,她宣告她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成为最快乐的人。
几年后,芬妮嫁给了盲人学校教师艾勒斯田,婚后同住在长岛。次年,她生了一个女儿,但不幸夭折,可是她并没有埋怨,反而将她的丧女之痛,写下了一首诗歌:「一路我蒙救主引领,陈腐事物何必求?难道我还疑祂爱情,毕生既由祂拯救?神圣安慰、属天生活,凭信我可从祂得;我深知道凡事临我,祂有美意不必测。」这首诗也成了所有失去亲人者,以及遭逢重创之人的鼓励与安慰。

祂有美意不必求
也许,芬妮的才华令人称羡,但是她出生后即失明,婴孩期丧父,好不容易结婚后又失去独生女,可以说一生充满了挫折与坎坷!不过,她却能够一直正面积极的看待人生,勇敢面对一切挑战。有一次,一个神职人员以同情的口吻对她说:「我实在为你感到难过,神给了你这麽多恩赐,却没有给你视力。」
不料,芬妮一点都不在意她所缺的,反而回答说:「你知道吗?如果在我出生前我就会向神乞讨,我会求祂赐我生来眼瞎。」
「为什麽?」这位神职人员十分不解。
「因为这样当我到主那裡去时,眼睛所看见的第一个面容,必定是使我眼中充满欢欣的救主。」芬妮以充满喜乐与盼望的笑容述说着,她一生相信,每件临到她的事,无论苦乐优缺,都在神的美意中。

http://www.jidunet.cn/content/200805/051195022008.html

读懂人生8真相

1. “不要害怕你的生命会结束而要害怕它从未开始。”—格雷斯。汉森
有一个人搭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全船的人惊慌失措,他看到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的在祷告,神情十分的安详。等到风浪过去,全船脱离了险境,着人很好奇的问这老太太,为什么一点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马大,已经被上帝接走了,回到天家,而女儿名叫马利亚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时,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家,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住我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哪里我都一样,所以我怎么会害怕呢?”

无路是什么样的遭遇任何事,总不致惧怕。把命运交托上帝,充实而用心地过好每一天。

2. “傻瓜缴学费学习,聪明人以傻瓜缴的学费学习”--- 巴西谚语
有一个愣头愣脑的流浪汉,常常在市场里走动,许多人很喜欢开他的玩笑,并且用不同的手法作弄他。其中有一个大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手掌上放一个5元和10元的硬币,由他来拣选,而他每次都选择5元的硬币。大家看他傻呼呼的,连5元和10元都分不清楚,都捧腹大笑。每次看他经过,都一再的以这个手法取笑他。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有爱心的老妇人,就忍不住问他:“你真的连5元和10元都分不出来吗?”流浪汉露出滑黝的笑容说:“如果我拿10元,他们下次就不会让我拣选了。”

当人自以为聪明时,其实正显出了愚昧和无知。让我们多以柔和谦卑的态度与人相处,那才真正是智者的作为。

3. “多数人的失败不是因为他们的无能,而是他的心志不学费。”---吉鲁德
有一个外科医生告诉学生:“当个外科医生,需要二项重要的能力:第一,不会反胃,第二,观察力要强。”接着,他伸出一只手指,沾入一碟看来令人做呕的液体中,然后张口舔舔手指。他要全班学生照着做,他们只好硬起头皮照做一遍。医生颔首一笑说:“各位,恭喜你们通过了第一关测验。不幸的是,第二关你们都没通过,因为你们没注意到我舔的手指头,不是我探入碟中的那根手指。
及时调整,永远不晚。一个认真的人也必是一个智慧的人。

4. “没有乌云,没有暴风雨,便没有美丽的彩虹---芬生
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花,生长在一颗高耸的大松树下。小花非常庆幸有大松树成为她的保护,为它挡风挡雨,每天可以高枕无忧。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伐木工人,两三下的功夫,就把大树整个锯了下来。小花非常伤心,痛苦道:“天啊!我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从此那些嚣张的狂风会把我吹倒,滂沦的大雨会把我打倒!”远处的另一棵树安慰他说:“不要这么想,刚好相反,少了大树的拦挡,阳会先照耀,甘霖会滋润;弱小的身躯将长得更茁壮,盛开的花办将---呈现在灿烂的日光下。人们会看到并且称赞说,这朵可爱的小花长得真美丽啊!

当时去了一些以为可以长久依靠的东西,自然会有难过及割舍的痛苦,但其中却隐藏着无限的祝福和机会。日后回首时,你才惊讶自己成长的痕迹,是那么清晰明显,甚至是令人满心喜悦的。

5. 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当你的孩子正在学习走路时,你会给他几次机会?
你会在他跌倒10次之后,让他改坐轮椅吗?
或者当你身边有50个人叫嚣着劝你放弃,你就决定让他做轮椅呢?
我想你的答案是:不会。
的确,当我问每一位父母,会给你的孩子几次机会呢?
他们都说:我会给他无数次机会,直到他站起来,学会走路为止!
是的,一直坚持到底,最终都会站起来。
为什么许多父母只给孩子一次联考的机会?
为什么常用失望的口气告诉孩子不适合某种行业,要求他转行呢?
而许多人竟也因为没有坚定的信念,一遇挫折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因此放弃了他们的理想。

其实,凡事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6. 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
有一个人,他在21岁时,做生意失败。22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24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26岁时,爱侣去世。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34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6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52岁时,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因为他坚信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因此能屡仆屡起,最终成就不凡。

7.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要做哪些事来改善它。
遇到困难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你即将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做些什么事来改善它,而不是逃避,更不能放弃。

8. 自己对自己的生命完全负责。

幸福只在那1分钟的习惯

结婚以后,男人腰上挂的钥匙就成了摆设。下班回家,他习惯于敲门。

虽然婚前约定谁下班早谁做饭,但妻子下班的时间总是早于他,他已经习惯于被妻子“请”进门的待遇。那天他开会,散会后破裂早早地回了家。洗菜切菜,烧油下锅,有些手忙脚乱。油烟冒起时,他正准备炝锅,有敲门声响起。他急忙奔出去,开了门,皱着眉问:“怎么不自己开门,我正忙着呢!”听到妻子歉意的声音:“我忘了带钥匙了。”

他突然怔住---自己每天都带钥匙,可很少动手开门。而,每天为自己开门的妻子,不也如同现在的自己,正陷于厨房忙乱之中呢?但妻子从来没有责怪过他。

盛出烧好的菜,他揽住妻子说:“对不起,我每天都在麻烦你。”妻子莞尔一笑:“有什么对不起的呢?我每天早上不也要麻烦你吗?”

每天早上上班,妻子出门都会比他晚几分钟,因为他的工作单位比较近。而每次走到楼下,她都会在公用车库门口看到自己的自行车,那是丈夫在取出他的自行车后,又帮她把车子推出来。

妻子说,其实一点都不麻烦,我已经习惯了在自己下厨的时候挤出一分钟为你开门,我喜欢,因为在那一分钟里可以感受到欢迎你的幸福。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其实他又何尝不是已经习惯了为妻子取车,在那看似麻烦的一分钟里,感受被妻子依靠的幸福。

因为爱,小小的麻烦也会充满温情。

古晋假期小组聚会地点


View 裔君/裔煌家 in a larger map

Therapy for the soul


www.nidokidos.org